項目名稱:虎門銷煙博物館虛擬翻書
項目使用技術:攝影技術、影像動作識別技術、感應識別技術等
項目作用:展現虎門銷煙博物館歷史信息
項目背景:
新中國成立前,虎門要塞司令曾在當年銷煙的地方立了一座高約一米的“林文忠公銷煙處”的紀念碑。但無人管理,整個銷煙池舊址雜草叢生,荒蕪不堪。新中國成立后,為紀念虎門銷煙這一大義凜然的壯舉,紀念林則徐這一偉大的民族英雄,黨和政府于1957年在銷煙池舊址上建立了林則徐紀念館。
樹起了“林則徐紀念碑”。1972年,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,將“林則徐紀念館”改名為“鴉片戰爭虎門人民抗英紀念館”,把“林則徐紀念碑”改成“鴉片戰爭虎門人民抗英紀念碑”。這無疑是不合建館的原意。于是,在1985年,重新定名為“虎門林則徐紀念館”,為了更好地收集、研究鴉片戰爭歷史的文物資料,保護鴉片戰爭遺址,向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優秀傳統教育,再增加一個館名“鴉片戰爭博物館”(現在兩個館名,一套班子,一個館址)。
項目情況
虎門銷煙博物館采用的虛擬翻書(又名電子翻書),利用虛擬翻書來展現鴉片戰爭的整個過程,也紀念林澤這位民族英雄。虛擬翻書中的頁面顏色采用 符合歷史事件的明黃,明黃中又帶著點白色,給人一種舊舊的感覺。虛擬翻書中采用了圖片、文字等表達內容方式,一面文字一面圖的展現方式展示出來。觀看過程為:參觀者利用手臂做出“左右”翻書的動作,書模型就自動翻頁,呈現出內容。